锚点111
学者解读电子游戏,有时会带来新奇之感,因为他们接触这一媒介时所秉持的原则与目标,和大多数玩家、评论家大不相同。《Journal of Rural Studies》近期刊登的一篇论文,探讨的便是一款堪称现象级的游戏:《模拟农场》,确切来说是《模拟农场22》。
在《农业电子游戏与“优质农业”》一文中,哥德堡大学的作者西蒙·富勒奥和托马斯·多姆阐述了他们的观点:《模拟农场22》助长了一种总体有害的农民职业观,即通过使用尽可能多的大型机械和高端化肥,在尽可能多的土地上种植尽可能多的作物,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满足尽可能多人的衣食需求。
作者表示:“游戏玩法忽略了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反馈循环。”
他们将这种观念称作“生产主义”视角下的“优质农民”形象,并指出这与农业向可持续模式的演进相违背。可持续农业模式尊重环境,旨在让土地持续产出粮食,而非以损害社会和环境的方式耗尽资源。(此处对一系列复杂论证进行了大幅简化。)
作者用了不少篇幅论证一个观点:电子游戏(尤其是《模拟农场》)已成为帮助人们理解“事物应如何运作”的关键媒介。这对我们这些游戏爱好者来说不算太意外,我们甚至见过《模拟农场》被提及对农业设备广告有影响力。所以,作者期望通过让《模拟农场》这类游戏展现“优质农民”的更优理念,能助力与农业相关的主流群体明白:可持续发展比一味追求产量最大化的农场模式更值得推崇。
或许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作者对游戏MOD的特别关注。他们指出,尽管《模拟农场》本身并未真正接纳替代性农业模式,但其MOD已在这方面有所尝试,“比如调整轮作、保护性农业和天气模式等游戏机制”。
他们还特别提到一款广受好评的MOD《精准农业》(Precision Farming),该MOD由Giants联合约翰迪尔和欧洲“食品创新倡议”组织EIT Food共同开发。它引入了一些可持续农业原则,并为玩家的农场提供整体环境可持续性评分,但正如作者所讲,这仍完全局限于考量能赚多少钱、省多少钱或花费多少钱。即便如此,其对真实性和科学考量的补充已足够实用,甚至为最新版《模拟农场》推出了3.0版本。
至于《模拟农场》系列本身,《模拟农场25》去年发布时销量相当惊人,这无疑巩固了该系列作为值得学术关注、研究和批判对象的地位。